fbpx
《楊醫有話兒:何解會經痛》

上回說到,任何疼痛都有它的原因和作用,有些女生就會問,經痛除了定時定候/毫無預召地折磨到女生們夭心夭肺,它有什麼作用呢?根據研究,經痛最高的程度是可以比得上生產之痛的。輕則「軟軟痛」,重則腹痛徹背,嘔吐、腹瀉不在話下,更甚者是真的可以「痛到暈低」,需要立即就醫。在這裡為各位女生說一句公道說話,未經歷過超級經痛者可能會問「有無真係痛到咁誇張呀?」,答案是真的有,經痛帶來的痛楚真係可以痛到生仔咁款。

在診所中經常接觸到關於月經問題的女生,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經痛。由敷熱水袋可以緩解至服成排止痛藥仍不能解的都有,她們一方面怕沒有月經,另一方面又怕月經來到時的痛楚,這種矛盾相信有經痛的女生都能夠理解。那有什麼原因導致痛經呢?大家可以一起數數自己中了多少項。

飲凍飲/生冷食物:香港女生最常見,中醫常說「不通則痛」,就是說經常食用比體溫低很多的食物,令身體需要用更多能量消化,久而久之導致血液循環變差,經痛由此而生。

生活習慣不規律/經常情緒低落:經常夜訓、捱夜、休息不足、過勞,或是思慮過多、心情不佳,在中醫角度都是耗氣傷血的因素,氣血耗傷之後不易補充,日久亦會使血液循環變差,造成經痛。

外傷/身體結構錯亂:這個原因較少人提及,為什麼曾經外傷和身體結構(包括肌肉骨頭等)有錯位都會導致經痛?這裡較難解釋(大家有興趣我可以再寫一篇文說一下),可以當作是本來身體的結構就紊亂,在平常沒什麼,因為身體尚可代償得到,但是月經期間子宮充血收縮,身體的張力增加,牽扯到骨盆,甚至遠端位置,如頭、腰、橫隔膜,就會出現少腹痛、腰痛、頭痛或嘔吐等症狀。

子宮/卵巢問題:這個原因比較好理解,子宮內膜異位症、子宮肌瘤等相信大家經常有聽聞,經痛比較劇烈和長期的女生們,其實真的需要認真處理,定期進行婦科檢查,看看有沒有出現器質性病變,有時經痛真的可以讓我們發現身體正面臨的問題。

長氣都要說一句,其實痛真係有用架!不得不說香港的女生通常都很能捱,覺得「痛下就過」,但女生真的要好好愛鍚自己身體啊,如果有經痛問題,又困擾了好一段時間,就要趁早聆聽一下身體給你的提示。願天下間的女生都沒有經痛,大家都能好好過日子。

#每月也辛苦了女生 #調理後就一天光晒 #經痛 #痛經 #月經 #中醫 #中醫調理 #忠醫診所 #忠醫 #註册中醫診所 #婦科 #忠醫楊醫師

註:忠醫診所楊醫師會於荔枝角及尖沙咀應診。

喪失嗅覺 | 艾灸 | 中醫

從醫日子久了,看到坊間對中醫有不少誤解。 曾經有病人找我做正骨,想治痛症,他問我能不能順道看中醫師——細問之下才知道,原來他以為看內科才與中醫有關,而我只是一個「正骨師」。又曾經有來調理經期的病人跟我說:「前排我腸胃炎冇嚟搵你呀,乜原來腸胃炎可以睇中醫?」我聽完一笑,到底大家眼中的中醫師是「何方神聖」? 中醫當然可以治療現代的疾病。我們會用陰陽五行學說歸納和分析該疾病,中醫管這套方法叫作「辨證論治」。當然能否治好,還得視乎病情有多複雜,還有醫師醫術如何。...

《驚蟄 – 打小人的好日子?》

「打小人」相信對於香港人而言並不陌生,但是你又知不知道為甚麼要在二十四節氣的「驚蟄」打小人呢?原來根據民間説法,驚蟄時燒香和祭白虎可以化解是非。後來,香港的「祭白虎」儀式慢慢就演變成在白虎面前打小人,希望由白虎「處理」小人,免得小人為害人間。 「驚蟄」是甚麼意思? 驚蟄指雷電交加的天氣驚醒了冬眠中的小動物,萬物亦開始在外面活動。 這個節氣對我們有甚麼影響? 1. 轉季較容易生病...

《24節氣:雨水令到個人好濕?》

「雨水」:標誌著冬去春來的節候變化。立春過後,天空就會開始下毛毛雨了。 這幾天大家有沒有覺得「嘩—不想起床」的感覺呢?恭喜你,這樣代表你的身體正在順應一個新的節氣! 雨水養生小提示: 養肝健脾嘅關鍵時候 只要養好脾胃,就能改善水腫問題;肝氣調達,人的情緒亦都會相對穩定、開心! .緊記要早點睡,因為凌晨1:00-3:00是肝經的運行時間(與其吃補品,不如試試早點睡~) .食用多點養肝健脾的綠色食物:例如竹蔗、韭菜、青椒、青蘋果、綠茶等等。 敏感體質人士須注意...

《第N波疫情又嚟,可唔可以搵中醫調理下呢?》

一波又一波疫情,弄得大家心身疲累。最近大家都說Omicron像普通傷風感,某教授還說多喝水和吃必理痛就沒有甚麼大礙了。 其實傷風感冒,中醫自古以來都醫治不少。即使現代社會,有不少人因為傷風感冒來看中醫。有的很快康復,退燒是一兩劑中醫就做到嘅的事;但也有些患者的確會演變成一兩個月才斷尾的咳嗽。 這當中關乎每個人的正氣強弱。中醫常說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,那麼「正氣」是甚麼呢?現代的講法大概就是一個人抵禦疾病的能力。現在很多人意識到要增強抵抗力,就要多喝水和做運動,然而做運動又要害怕無孔不入的病毒⋯⋯那麼我們還可以怎麼辦呢?...

《立春:一切重新開始 | 二十四節氣》

「立春」:標誌著春天重返大地的節氣。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節一個節氣,白天陽光普照,晚上氣溫急降,溫差較大,稍不留神容易有「風邪」。按照《黃帝內經》,春天是陽氣升發、萬物生長的季節,並處於陰陽轉化的時間,對於情緒不穩定的人,應多養肝氣,腸胃會自然通暢。 立春養生宜忌? 宜: - 養肝 - 適量食用偏辛散、甘味食物(包括蔥、韮菜、大蒜、白蘿蔔等) - 戶外運動 - 飲玫瑰花茶(功效:疏肝解鬱) 忌: - 過於激動 - 大魚大肉 - 食酸味食物(傷肝) - 衣着單薄...

《二十四節氣:小寒點只小小寒?》

由於小寒的上一個節氣是冬至,地面吸取的太陽熱量特別少,因此,小寒是24節氣中被稱為「最寒冷的節令」。那麼,寒冷的天氣對你有甚麼影響?你又可以如何改善以下情況?不妨了解一下這麼有趣的一個節氣吧! 1. 做好保暖措施 香港的小寒並不是像字面上的那麼「小」,它甚至比下一個節氣「大寒」的氣溫更低,因此要更加注意頸背保暖,潛藏陽氣,避免寒氣侵襲人體。 2. 抽筋飲南棗水 你有無發現自己經常在凌晨1-2點時間特別容易抽筋?那是由於天氣寒冷引致,「寒主收引」,加上身體肝血不足,造成抽筋現象,如有以上狀況可試試沖一杯熱南棗水! 3. 保持心態平和...

Share Th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