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《二十四節氣・穀雨》

「穀雨」:標誌着「雨生百榖丶天氣轉熱」的節氣。

清明節過後,我們迎來了春天最後一個節氣:穀雨。

「穀雨」代表着寒潮結束丶夏日鄰近,此時香港氣溫一般約回升到23度左右,特別利於穀類農作物之生長。

穀雨也分三候:「一候萍始生,二候鳴鳩拂其羽,三候戴勝降於桑。」意思指穀雨前後天氣較暖,降雨量增加,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,浮萍開始生長,接着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,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。

那麼,在穀雨這個節氣,應多注意什麼?

季節的急劇轉變,亦是各種疾病容易作亂的時機,因此更要以防病為主。此外,人體此時可能出現「熱氣」跡象,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亦可適量食用祛濕功效食材,如紅豆丶白蘿蔔丶冬瓜丶薏仁等。

穀雨時節:人體的氣溫高,容易焦慮丶生氣丶有壓力感

情志及運動方面也如一般春季養生,適量運動(建議:可參加忠醫與赴湯杜火合作的「核心肌群呼吸訓練」工作坊,於荔枝角/尖沙咀診所內領取活動券便可),微微汗出,保持心情舒暢,切勿大動肝火。

穀雨降火解鬱茶

配料:蒲公英根(可於藥材舖買)5克、陳皮 1塊、杭菊花 5克、炒麥芽 3克

功效:清熱疏風、祛濕護肝

特別適合人士:肝火旺盛/熱毒/痘痘/濕疹/便秘等等

建議飲用方法:

材料浸10分鐘,第一次水不要,然後加入五碗水,細火煲20分鐘,再焗5分鐘便可飲用。

#穀雨 #穀雨花茶 #降火茶 #祛濕 #濕疹 #忠醫診所 #忠醫節氣篇 #中醫 #調理 #忠產

喪失嗅覺 | 艾灸 | 中醫

從醫日子久了,看到坊間對中醫有不少誤解。 曾經有病人找我做正骨,想治痛症,他問我能不能順道看中醫師——細問之下才知道,原來他以為看內科才與中醫有關,而我只是一個「正骨師」。又曾經有來調理經期的病人跟我說:「前排我腸胃炎冇嚟搵你呀,乜原來腸胃炎可以睇中醫?」我聽完一笑,到底大家眼中的中醫師是「何方神聖」? 中醫當然可以治療現代的疾病。我們會用陰陽五行學說歸納和分析該疾病,中醫管這套方法叫作「辨證論治」。當然能否治好,還得視乎病情有多複雜,還有醫師醫術如何。...

《驚蟄 – 打小人的好日子?》

「打小人」相信對於香港人而言並不陌生,但是你又知不知道為甚麼要在二十四節氣的「驚蟄」打小人呢?原來根據民間説法,驚蟄時燒香和祭白虎可以化解是非。後來,香港的「祭白虎」儀式慢慢就演變成在白虎面前打小人,希望由白虎「處理」小人,免得小人為害人間。 「驚蟄」是甚麼意思? 驚蟄指雷電交加的天氣驚醒了冬眠中的小動物,萬物亦開始在外面活動。 這個節氣對我們有甚麼影響? 1. 轉季較容易生病...

《24節氣:雨水令到個人好濕?》

「雨水」:標誌著冬去春來的節候變化。立春過後,天空就會開始下毛毛雨了。 這幾天大家有沒有覺得「嘩—不想起床」的感覺呢?恭喜你,這樣代表你的身體正在順應一個新的節氣! 雨水養生小提示: 養肝健脾嘅關鍵時候 只要養好脾胃,就能改善水腫問題;肝氣調達,人的情緒亦都會相對穩定、開心! .緊記要早點睡,因為凌晨1:00-3:00是肝經的運行時間(與其吃補品,不如試試早點睡~) .食用多點養肝健脾的綠色食物:例如竹蔗、韭菜、青椒、青蘋果、綠茶等等。 敏感體質人士須注意...

《第N波疫情又嚟,可唔可以搵中醫調理下呢?》

一波又一波疫情,弄得大家心身疲累。最近大家都說Omicron像普通傷風感,某教授還說多喝水和吃必理痛就沒有甚麼大礙了。 其實傷風感冒,中醫自古以來都醫治不少。即使現代社會,有不少人因為傷風感冒來看中醫。有的很快康復,退燒是一兩劑中醫就做到嘅的事;但也有些患者的確會演變成一兩個月才斷尾的咳嗽。 這當中關乎每個人的正氣強弱。中醫常說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,那麼「正氣」是甚麼呢?現代的講法大概就是一個人抵禦疾病的能力。現在很多人意識到要增強抵抗力,就要多喝水和做運動,然而做運動又要害怕無孔不入的病毒⋯⋯那麼我們還可以怎麼辦呢?...

《立春:一切重新開始 | 二十四節氣》

「立春」:標誌著春天重返大地的節氣。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節一個節氣,白天陽光普照,晚上氣溫急降,溫差較大,稍不留神容易有「風邪」。按照《黃帝內經》,春天是陽氣升發、萬物生長的季節,並處於陰陽轉化的時間,對於情緒不穩定的人,應多養肝氣,腸胃會自然通暢。 立春養生宜忌? 宜: - 養肝 - 適量食用偏辛散、甘味食物(包括蔥、韮菜、大蒜、白蘿蔔等) - 戶外運動 - 飲玫瑰花茶(功效:疏肝解鬱) 忌: - 過於激動 - 大魚大肉 - 食酸味食物(傷肝) - 衣着單薄...

《二十四節氣:小寒點只小小寒?》

由於小寒的上一個節氣是冬至,地面吸取的太陽熱量特別少,因此,小寒是24節氣中被稱為「最寒冷的節令」。那麼,寒冷的天氣對你有甚麼影響?你又可以如何改善以下情況?不妨了解一下這麼有趣的一個節氣吧! 1. 做好保暖措施 香港的小寒並不是像字面上的那麼「小」,它甚至比下一個節氣「大寒」的氣溫更低,因此要更加注意頸背保暖,潛藏陽氣,避免寒氣侵襲人體。 2. 抽筋飲南棗水 你有無發現自己經常在凌晨1-2點時間特別容易抽筋?那是由於天氣寒冷引致,「寒主收引」,加上身體肝血不足,造成抽筋現象,如有以上狀況可試試沖一杯熱南棗水! 3. 保持心態平和...

Share This